苦難與良知的相輔相成

「苦難」由苦與難兩個字所組成,苦即心感艱澀,難即身遇困難,身心皆受阻絕故謂曰苦難。邏輯上應沒有人從未曾經歷苦難,我們在身處其中時候,易感到失落與悲痛,一切透過外在賦予或內在確認的精神價值都會受到動搖。假設將「良知」定義為其一精神價值,此價值本非有形枷鎖,亦沒有法律規定人類必須持守所謂良知,故於苦難之中,人或會問自己「為何要堅持價值?」。

筆者在過去的論述中曾提及「良知」為一種自性體現,從內心自然而發而未受污染的精神狀態,自然地顧及他人感受、自然地珍惜萬物、自然地感到共生、自然地真摰坦率。但良知因受成長挫敗影響而日益隱藏,人類在從成長中所學會的是生存技巧,透過生存經驗否定當初所認同的良知及所認同的真摰,結果世俗經驗易流於習非為是,故而忽略先驗且被認為是無所為的精神價值。

苦難人皆有之、良知人皆有之,成長苦難所給予的磨練,或像蒸餾、或像釀製。當我們放棄生而擁有的良知,將良知視之為無價值之精神產物,可能千年來那「習非成是」的世俗觀念,才是人類一直最想尋找的東西——即我們成長中因苦難而否定的良知、否定的真摰。若能從內心真摰而顯現出現良知,隨之放下弄虛作假的精神包袱,從而回歸輕鬆自在的自我。

由真摰(良知)到成長苦難,放下良知再重拾真摰(良知),其實本是一個生命循環,一種對自我生命的學習過程。苦難與良知亦相輔相成,我們並不會珍惜原本就擁有的東西,反而到失去後才知其寶貴價值,良知就是這樣既寶貴而貧窮,如未經雕琢的鑽石,外表粗糙的廢物與內裏珍貴的寶石本來就是一線之差,良知如是般未被發掘其價值,埋沒在內心深處卻從不自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