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寒山禪詩對美國詩人斯奈德的影響

若文學的形成在於人類心靈的需要,故透過語言文字這種表達方式抒發情感及思想,然則各地人類去除文化及民族上的差異之外,對文學的理解應有著普遍性。故除本國文學研究之外,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學研究亦漸成為文學研究其中一個重要課題。過去由於科技因素,東西方交流止於商品貿易文流,未有文化互通。及後海陸絲綢之路的形成,東亞地區交流頻繁,中國文學開始被繙翻成外文,其中如《三國演義》等小說對東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均構成重要影響,亦為中國文學對外國文學及文化影響的例子。

至廿世紀,中國唐代一位隱居山林的詩人寒山的禪詩,其處世態度,深刻影響了美國的一代人,當中以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Hippie Culture)及跨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為主要代表,部份人甚至奉寒山為「精神領袖」,在中美文學中以特殊的情況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反觀我國,對寒山的理解主要從禪意闡釋及文學性去理解,未有構成文化上的「潮流」。

當時將寒山詩作繙翻,並帶到美國普及化,就是詩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 – ),其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禪宗詩人,他一方面繙譯了寒山的詩,並從中創作不少受寒山及禪宗影響的詩作。

本文嘗以比較文學中的「影響研究」分析寒山禪詩對斯奈德詩作的影響。「比較文學」一詞始於1816年由法國學者諾艾爾(Noël)與拉普拉斯(Laplace)使用,十八世紀開始興起,距今已有168年。對於比較文學的定義,可從歌德(Goethe)提出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這廣義去了解,即尋求文學的共同結構因素。而比較文學中的影響研究,即從研究淵源、影響等歷史實證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分析各國文學之間的影響。

寒山,又稱為寒山子,為我國唐代著名詩僧。相傳他曾隱居浙江天台山寒巖,並出家為國清寺僧人。有關寒山的傳聞趣事,唐宋以來雖不乏文字資料,然而對他的姓氏、字里和生平,卻沒有涉及,以至其生活年代,亦存在著爭論,但據現存文獻,較多認為寒山為初唐人。

寒山在作品中,雖然曾有表現出有志於功名利祿,夢想實現個人的抱負,如他曾表示要「去家一萬里,提劍擊匈奴」,並「博覽諸經史」及「讀書兼詠史」等。但寒山的仕途坎坷,屢試不弟、入仕無門。最後悟透紅塵,隱居於寒巖並遁入空門,到國清寺成為打雜僧人。寒山出家後生活貧窮,地位卑下及內心悲涼,如他所寫:「寒到燒軟火,饑來煮菜吃」、「今朝對孤影,不覺淚雙流」,都顯出寒山當時的生活情況。

然而寒山從青年時期開始,就喜歡寫詩,故隱居出家之後作詩更用功,最後成為一位影響後世的詩僧。他曲折離奇的經歷和經歷和深厚的文學素養,以及長期生活在窮苦大眾之中,熟悉民間疾苦及了解社會瘡痍,所以他的詩篇內容豐富、禪意橫溢,並常勸世人勤於修行。寒山一方面描述世態,又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晚唐以後廣為僧人傳誦,並為廣大人民所喜愛。寒山詩作的風格為後世一些文人學士和佛門弟子所仿傚,作為楷模加以學習,被稱為「寒山體」,從中顯出了寒山的詩在當時廣為流傳,影響甚大。

因而在宋元時期,寒山的詩作已傳入日本、朝鮮,並先後繙譯成日、朝、美、法、捷等多種文字刊行於世。他除了在中國文學史有一定地位之後,於世界文學上,亦有著促進文化交流的貢獻。以英語來說,第一位把寒山的詩繙譯的人為英國漢學家韋行(Arthur Waley),他於1954年在雜誌上先後發表了27首寒山詩作。1962年,美國人伯頓‧沃森(Burton Watson)又出版了他所繙譯的寒山詩集,取名為《寒山詩101首》(Cold Mountain: 101 Chinese Poems)。而斯奈德對寒山詩作的繙譯,在時間上介乎兩者之間,在數量上是最少,但是當代卻為最有影響的譯作,令寒山詩在美國六十年代廣為流傳。斯奈德除了繙譯寒山的作品外,並在自己的詩作中試圖創造出有如中國山水畫一般的意境,他還把禪宗思想貫穿詩歌作品的始終,力量尋找到解救西方社會的鑰匙。

斯奈德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小農場長大。1951年,他在里德學院攻讀四年人類學和文學後進入印地安納大學學習語言學,1953年轉入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學習東方語言、哲學和文化。這在這一年,斯奈德結識了跨掉的一代的成員,並以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態度生活。但他的詩作卻沒有跨掉詩人作品中那種對傳統的背叛、對個人意志的宣揚和喧鬧張狂的整體氣氛。

他第一部詩集是,石砌的馬道(Riprap), 共收入詩作21首。大部份詩作是根據詩人年輕時當伐木工、森林測量員和水手的經歷寫成,並有描寫自然風景的詩。這本於1959年出版的詩集,奠定斯奈德在美國詩壇的地位。及後還出版,神話與文本(Myths and Texts)及,僻鄉(The Back Country),及龜島(The Turtle Island),其中1967年出版的僻鄉,為斯奈德最重要的詩集,其記錄了詩人於1964年從日本及印度回到美國後,當中的心路歷程。

從斯奈德的詩作中,看出他熱愛大自然,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平共處。斯奈德用詩教會讀者如何去觀察自然界、如何與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相處、如何取得在大自然中的和諧統一。這種特質,也和他年輕時接觸中國文化及中國文學有關,除了從博物館瀏覽中國文物外,19歲時第一次讀英譯中國詩,詩中對大自然的描寫,對斯奈德帶來極大的影響,最後不惜下苦功學習古漢語,並曾在信中寫出中國文學對他的影響,他說:

「特別能感動我的是一些寫自然的詩,比如王維的詩,還有一些詩中的靜的意境。後來我開始在老師陳世驤先生指導下讀原文的中國詩,並且越來越喜歡中國詩的嚴謹形式、精煉的語言和複雜的意蘊。所有這些都對我的詩歌產生了影響。」

斯奈德由十一、二歲的時候首先迷上中國山水畫所表現的意境,十八、九歲時候被中國詩歌那特殊的魅力所吸引,成年後開始認真研究中國詩歌、學習漢語,以便他對中國詩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認同及執著的追求。

在斯奈德繙譯寒山詩後翌年,出版了,石砌的馬道。從寒山詩作中,他從那些摻雜道教、禪宗思想,以及手執掃帚、蓬頭垢面、滿面堆笑,去對比美國社會的貧民窟、果園、流浪漢的情況,並找到認同。如他在,皮由特澗、一詩曾寫道……

一百萬個
夏天過去,依照是
風靜石暖,天罩在無邊群山上
人類帶來的一切廢物
消失了,堅固的岩石在搖晃
甚至沈重的現實也好像無法應付
這顆心的沸騰
文詞和書
就像從高崖流下的小溪
在乾燥的空氣中消失

在詩中描寫的世界,沒有了基督教的原罪說,取而代之的是禪宗的「萬物皆有佛性」的認識,從而使詩作充滿了希望和寧靜的氣氛。在回首往事時,斯奈德也發出了寒山相類似的感嘆

二十五年於斯土,換得旅途中的一站
──心靈的焦點──我回首,
土地緊扣著我──岩石、樹木、與人們。
從未如此清醒過──但該是動身的時候了。
──,努克薩克山谷、

斯奈德詩作中的意境也同寒山詩中的意境相似

一條花崗岩山脊
一棵樹,這就夠了,
甚至只要一塊石,一條溪
池塘裏的一片樹皮,也就足夠。
山疊山,重疊,扭結
粗壯的樹擠在
微細的石縫間
巨大的月亮照臨一切,這未免過份
──,皮由特澗、

斯奈德繙譯寒山詩刊登在1958年的,常春、雜誌,他從寒山300餘首詩作中選擇了24首,這種選擇反映出譯者本人的文學傾向和欣賞方角,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些譯詩是斯奈德再加工、再組織、再創造的結果。瀏覽斯奈德繙譯的寒山詩中出現的寒山詩主要特徵:對比的結構、融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為一體的主題,還有經常在寒山詩中出現的寒山、道路、月亮等意象。都顯出斯奈德對寒山詩的感受和認同,反映於繙譯之上,甚至影響了個人的創作走向。

本文透過中國唐代詩人寒山及美國當代詩人斯奈德的生平及背景,從歷史發展角度分析寒山禪詩對斯奈德詩作的影響。斯奈德對寒山詩的繙譯和創作,一方面提高了寒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更重要,是將中國文化帶到西方,達到文化交流的效果。比較文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就是試圖為世界文化建立一道橋樑,消除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隔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