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突然颳起一陣小學教育改革的風潮,香港市民過去甚少關心教改,由公開考試成績等級以星星取代字母、至334改學制改革,過去民間多尊重教育界的專業意見,教育較少演變成政治議題。除卻港大(HKU)任命風波背後的政治因素,因「大學」自中國出現以來,其存在本身就具有政治敏感度。但「廢除小三TSA」卻突然觸發泛民跟建制對峙,且觀點壁壘分明。
香港的中小學一向自成體系,由老師薪酬、學生考試到家教會的釐定皆有其制度牽引,整體由教育局及辦學機構去領導。而「廢除小三TSA」的觸發點在部份學校對考試進行過份操練,結果令學童過度疲累,由此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泛民一派不斷指摘中三TSA的存在,建制一派不斷地為現存制度保駕護航,教育局小心翼翼地走中間路線,避免輕易介入政治爭拗而萬劫不復。
不論這場小風波的結果如何,筆者作為以教育為業的人,常游走於教育制度之中,所得到的體會只是教育局最後若決定取消小三 TSA,或者也不會因此改變學校(包括家長)對學生的過份操練,以至小學功課多的困窘。原因很簡單,由於學校對學生進行考試操練的背後,部份原因就是來自「家長期望」,而且這類家長不屬少數,華人家長一直期望子女「高中科舉」。
「高中科舉」心態在中國已歷千年,筆者會認為這是國人一種陋習。華人家長認為不依靠考試,子女就沒未來,故希望其人生得到完整規劃,當中就包括讓子女得到應付升學考試的能力,故制度易改心態難移。另制度大改會令學校老師加重工作量,老師也只是打工仔,有機會因此影響教學質素。反之,若找出香港教育制度真正的「瘀血」﹐逐步地「微調消解」,或更好地解決問題。
– Sylvian Kuok 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