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沒有作者的書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若書店的推介書籍中並沒有作者名字,我們(讀者)是否有能力辨認一本書的價值?成名作者的名字具有權威性,我們易因這種權威性盲目地為一本書的內容輕易下判斷,但此判斷是否從智慧而來?作者名字與書本內容,似道家語言哲學中「名」與「道」的關係,「名」具有局限性,「道」卻沒有局限性,但人類易因可看到的「名」而看不到內在的「道」。 [ 閱讀全文… ]
一念善惡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善與惡似是感覺,善的行為讓人內心舒坦平靜,惡的行為讓人內心惴惴不安。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因為「選擇」而產生相應結果,善與惡即在此「選擇」之中構成定義,像孟子所言,一個人若看到嬰孩將墮進井中,結果是產生「選擇」的時空--救與不救,但孟子認為人類皆具惻隱之心,由想法促成行為,故必救嬰孩。但另一個角度,是否真的每個人都會去救即將墮井的嬰孩? [ 閱讀全文… ]
從教育源頭看心靈教育的承傳 2018 年 3 月 教學點滴 若從中國歷史看教育源頭,教育或只是一場人類求生的肉搏戰,提供技藝教學讓學員增加生存機會。古代家庭教育讓下一代學習生存方法,及後因經濟發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不再局限於農村,是故家庭或部落的教育演變成由專業導師提供教學。先秦諸子百家有其門生,門生透過專業導師學習技藝,但技藝以外,導師對政治及生命的見解影響著門生,結果產生了心靈教育。心靈指人類對自我想法、自我行為及自我感覺所帶來的精神框架,並由此框架確立自我生命的價值。 [ 閱讀全文… ]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人性指人類本性,中國蒙書《三字經》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乃將人性定義為每個人初生之時皆心性善良,雖人類性情本來相近,但因習性帶來人與人之間在心態上的差異,而習性指後天構成的生活習氣。荀子則在〈性惡篇〉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是故人性本惡,善良只是後天假裝而成。但古人對人性的分析是否代表正確無誤?甚麼是善?甚麼是惡? [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