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真」 2018 年 4 月 文哲隨筆 心是奇妙東西,從科學角度也稱為「意識」。人類的內心產生各種想法及思考,最後構成了行為動機,人類意識產生了我們眼前千變萬化的一切。心的另一端就是喜怒哀樂,科學稱此為「情緒」,情緒同樣會影響人類的行為。意識及情緒兩者皆由心所發,去左右我們的行動,人生亦由此所影響帶來不同的結果。而人類內心那迷失,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看不到自我內心的「真」,故迷。 [ 閱讀全文… ]
二元對立與思維習慣 2018 年 4 月 文哲隨筆 人類在生活中都會為正與反、是與非、美與醜及善與惡等二元對立而痛苦,而「我」與「你」兩者已構成對立的根本。對立的來源,源於人類對概念詮釋上的差異,正如簡單地問怎樣才是「好人」?因每個人對好人的定義各有不同,故產生出不同的「好人」,雙方甚至可能為好人的定義而作出爭拗,企圖令對方接受自己對好人的見解,從而鞏固已方觀點。 [ 閱讀全文… ]
一本沒有作者的書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若書店的推介書籍中並沒有作者名字,我們(讀者)是否有能力辨認一本書的價值?成名作者的名字具有權威性,我們易因這種權威性盲目地為一本書的內容輕易下判斷,但此判斷是否從智慧而來?作者名字與書本內容,似道家語言哲學中「名」與「道」的關係,「名」具有局限性,「道」卻沒有局限性,但人類易因可看到的「名」而看不到內在的「道」。 [ 閱讀全文… ]
一念善惡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善與惡似是感覺,善的行為讓人內心舒坦平靜,惡的行為讓人內心惴惴不安。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因為「選擇」而產生相應結果,善與惡即在此「選擇」之中構成定義,像孟子所言,一個人若看到嬰孩將墮進井中,結果是產生「選擇」的時空--救與不救,但孟子認為人類皆具惻隱之心,由想法促成行為,故必救嬰孩。但另一個角度,是否真的每個人都會去救即將墮井的嬰孩? [ 閱讀全文… ]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 2018 年 3 月 文哲隨筆 人性指人類本性,中國蒙書《三字經》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乃將人性定義為每個人初生之時皆心性善良,雖人類性情本來相近,但因習性帶來人與人之間在心態上的差異,而習性指後天構成的生活習氣。荀子則在〈性惡篇〉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是故人性本惡,善良只是後天假裝而成。但古人對人性的分析是否代表正確無誤?甚麼是善?甚麼是惡? [ 閱讀全文… ]